从oppo研发出快充开始,到现在已经有不下7种的快充协议,除了主流的PD快充和QC快充外,还有一票的其它手机厂商们跑马圈地整出的各种快充,看着似乎很复杂的样子,但事实上只要记住两点就好。
1、所谓的快充协议,在某种方面来说是一个相互识别设备的协议,目的是保证快充的安全和有效;
2、快充的核心,其实只有大电流充电一个,包含了两个派系,但基于的是同一个原理。
手机充电,包含了手机、数据线、充电器三个部件,而快充协议的存在就是识别手机是否支持快充,数据线是否能够承受高电压或者大电流,充电器是否能够提供快充所需要的大功率,只要其中一个不符合,那么快充就无法进行,最多提供基本的5V2A快速充电。至于搞出来7种快充协议,更多的是不同品牌之间的圈地和圈钱。
至于快充的原理,不管怎么变都只有一个,就是我们初中学的物理公式
要提高充电效率,只有提高电压、增大电流,或者两者同时提高三个途径,但是锂电池的充电电压基本是恒定的,都在4.2V左右,过高的电压充电会让电池产生危险,所以无论是什么途径,最后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,电压都会稳定在4.2V左右,大功率最后只能转换成大电流充电。
所以许多厂家树个招牌,整个“自主研发”的快充技术出来根本就就没有意义,反而各种各样的快充协议会把消费者搞混,带来各种使用的麻烦。还不如早早统一投入到快充协议的怀抱。